第1032章
感而有孕这种说辞,一听就是唬人的。偏偏普通百姓还真就相信了。
他们对女帝乃天命之人的身份深信不疑,如今后宫空悬,女帝却感而有孕,这不是仙家术法是什么?
什么?
你说陛下和几位年轻大臣之间的关系不清不楚?
谁看见了!站出来!
证据在哪里?
陛下洁身自好,一心为国为民,大元开国虽只有短短两年,许多兴邦之策却已初见成效。尤其是尚书令和中书令,身为朝廷中流砥柱,年少有为,日日辛劳不敢有半分懈怠,只为了替百姓谋福祉。
造谣之人居心何在?!
流言初起,便被百姓们义愤填膺地扼杀在摇篮里。
这些年,但凡裴明时颁下兴邦之策,奚照和阿烛二人便分工进行,替她造势。
君王不需要低调。
尤其在裴明时的每一个决定都是有利于百姓的前提下,更应该让大家知道,女帝在位的好处。
普通百姓,尤其是挣扎在最底层只为温饱的那一批人,他们往往愚蠢而盲目,容易被人煽动利用,伤人而不自知。
裴明时无数次兴起过想要大开学堂的念头,她知道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想要一口气吃成个大胖子是不现实的,但仅仅只是面向普通百姓,做到叫绝大多数人都识字的地步,也依旧受到士族阻拦。
朝堂之中,十人有九人是士族子弟,还有一人寒门出身,但祖上也曾阔绰过,只是近些年没落下去。所以,真正从农家子一步一步早上朝堂的是没有的。
谢珺看得很明白,裴明时想要做的事情等同于和所有士族作对,至少在她在世时恐怕不能达成目的。百姓是把双刃剑,用好了便是把趁手的武器,与其叫有心人利用了去,倒不如他们掌控手中。
所以,谢珺是支持奚照做这些事的。
盛京、包括他们最初扎根的益州,都培养了一些戏班子、包括茶楼的说书先生。
上头想要知道什么,有种种手段。
同样,想将消息传出去,也有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