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1 / 2)

第51章 立场 我知道他一直偏好小而美有创新能……

本来准备第二天回南江, 仲海明那边一直在给周洲打电话,X2y项目调试不顺利,出货在即, 仲海明跟周洲商量能不能延期出货。

周洲说:“再延期我们的信誉就打折扣了, 能不能先出货,去客户现场调试?”

在公司需要什么样的资源都能及时找到,在客户现场限制条件太多, 海明说:“风险太大了。”

周洲和姚远又赶回南江。

项目厂内调试不顺利的邮件姚远已经收到了一段时间, 她忙着上市的事情,没有过来看。

进了车间, 仲海明脸上留着大胡子,姚远说:“你这造型不错。”

仲海明说:“设备搞不定不刮胡子。”

姚远笑了, 看出来了没时间刮胡子,办公室里都放着行军床, 项目组吃住都在公司。

车间里的氛围很紧张, 问题太多了,姚远看了一眼问题列表, 有几百行,软件算法占一大半。

姚远在车间观察了半个小时, troller确实一堆问题, 姚远问:“高榕呢?”

不问还好,一问全是抱怨, 小磊说:“软件部说车间信号不好,他们在办公室更新完再下来的部署。”

海明说:“哪里还有比车间更好的信号。”

蓝蔚闲闲地说:“不敢下来, 怕下来挨揍。”

姚远给高榕打了个电话,没多会儿就下来了,拎着电脑坐在姚远旁边。

姚远详细过算法问题列表, 索性坐下来解决一些关键卡点,这一坐就坐了一晚上,早上才回去洗簌在家躺了会儿,收拾东西到公司又下车间。

troller这个交互平台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平台本身又不稳定,还得排除是功能模块问题还是平台问题,确实浪费时间。

车间里的工程师都是眼眶深凹,眼睛无神,赶工期到这种程度说不出好话来,都在骂troller平台。

姚远在车间写了三天算法,还是没能按原计划出货,客户电话直接打到陈若虚那里,陈若虚也来了车间。

高榕看到陈若虚来了车间,把位置让给陈若虚,车间瞬间变得安静异常。

姚远转头看了一眼说:“做好准备不刮胡子了吗?”

车间里不少大胡子,连日加班工程师穿着都很潦草,陈若虚的模样不太合群,他笑了说:“太有型了。”

来都来了,姚远给陈若虚安排工作,她说:“我这边算法框架调整了一下,你那边给我写个试跑程序吧。”

现在用的试跑程序太差,这么多年过去也不知道陈若虚的技术有没有丢,2亿的项目值得陈若虚写一个。

陈若虚把姚远的算法拷贝出来,看了语言和架构,原打算在现有试跑程序基础上调整优化,一看花样百出的代码不如推倒重来。

两个人打键盘的声音此起彼伏,陈若虚和姚远的手速都挺快,姚远说:“当年我们上课用过你写得程序当案例。”

姚远大学里听说过陈若虚,后来在实验室见到陈若虚倒觉得人还挺亲和,直接来实验室,问得问题接地气,印象不错。

很多年前的事情,当年的热血和冲劲早就变成了城府和筹谋,陈若虚说:“几个室友一起写的,为了赶工期好几天没睡觉。”

姚远说:“现在有没有当年的感觉?”

在美科兴远陈若虚也有长时间在基层的经历,现在他的时间精力太宝贵不会浪费在这些事情上。

波光科技用的算法还是姚远当年架构,没有人比她更熟悉,只不过项目金额再大,也不应该让姚远下车间。

姚远还需要下车间只能说明波光科技人才梯队建设,软件算法框架都有问题。

波光科技姚远的个人风格太明显了,公司有太多姚远的烙印,不够职业不够平台化的管理方式,这些都让陈若虚觉得难以忍受,他必须要加快动作了,陈若虚说的是:“是年轻了不少。”

姚远掏出手机给陈若虚拍了张照片说:“纪念陈董下车间写代码。”

陈若虚说:“晚上睡这,看能不能感动客户。”

姚远说:“只能感动自己。”

她坐得时间久了,肩颈不舒服,站起来,把电脑支架拉高,站着写代码,把刚拿出来拍照的手机还有耳机盒都放在桌上。

陈若虚看到姚远的耳机盒,又看到上面的两个字母,他说:“商珂给你的耳机?”

姚远低头看了一眼说:“对,还挺好用。”

陈若虚没说话。

姚远写了会儿还是觉得不舒服,工作时间太长,捏捏后脖颈,转了转脑袋喊了一声:“高榕。”

高榕没听到,仲海明跟他说姚远叫他,高榕走过来,姚远说:“SOLA项目上的算法框架要推倒重来,不要再用原来的框架。”

姚远说得事情高榕想过几次,但这事他不好提,troller平台上已经得罪姚远,算法平台对X2y项目来说效率不高,不如等事业部那边反应。

没想到姚远会主动要求推翻她自己的算法框架,这出乎他的意料,他下意识地看了眼陈若虚,陈若虚没看他。

高榕说:“行,我们研究下。”

姚远说:“把这件事的优先级提高。”

这应该是姚远最后一次下车间写代码,X2y项目特殊情况,姚远的算法框架虽然够经典,但在SOLA项目上并不实用,难度也偏大,迟早变成项目瓶颈,该放弃就放弃,姚远没什么舍不得的。

姚远在车间里转了两圈,看了下手机,券商曾华给她发信息约饭局,曾华那边想以个人名义入股,她想了想给商珂发了个信息问他晚上有没有时间来,商珂回复可以。姚远又给曾华回她来组局,还有深锐创投的商总。

发完信息姚远继续走回去打开电脑写代码,季达然又来找她,看到两位老板都在,倒省事了,他说员工期权审计还在等着最终版定稿,把方案递给陈若虚,陈若虚看了一眼没接说:“不急。”

季达然又看向姚远,姚远也没说话,季达然一头雾水拿着员工期权方案走了,老板都不急,他急啥。

到了傍晚,波光科技常用来商务宴请的那家餐厅发了菜单给姚远确认,姚远把餐厅地址时间发给曾华和商珂。

姚远和陈若虚说:“券商曾总想以私人名义入股,约了饭局,还有深锐创投商总。”

陈若虚说:“晚上饭局一起。”

姚远说:“行。”券商合伙人以私人名义入股这有行业惯例,陈若虚可去可不去,既然提出来去她拿出手机让餐厅重新安排菜单。

姚远这边算法收尾,把剩下的工作交接给高榕,仲海明过来说RV传感器丢数据,姚远过去看了原始数据确实有问题,仲海明说让供应商过来看了说国内解决不了已经反馈给日本总部,日本总部那边邀请波光科技过去。

上次RV供应商邀请姚远去东京看秘密武器,姚远还没安排出时间来,姚远想了想说:“我去RV总部看看。”

到了时间姚远和陈若虚从车间里出来,姚远让前台安排了车,司机在门口等着。

陈若虚问:“曾华想入股多少?”

姚远说:“1000万。”

又是1000万,姚远和陈若虚说华达工厂吴作清要1000万的事,陈若虚说你把压力给了梁宁,这一说确实提醒了姚远,吴作清那边回去肯定去找梁宁,让粱宁去找SOLA谈让华达来下订单的事。

姚远说这事我没想到更好的办法,陈若虚说你有没有想过吴作清不是真的要这1000万,姚远说他不是真的要这1000万,他要的东西我们也不能给,陈若虚说代价会很大,姚远说我知道。

到了大厅,姚远接到一个电话,陈若虚先走出去。

陈若虚到了门口先看到了商珂,商珂也看到了陈若虚,同为男人,还有什么心思是不清楚的,他们的时间不会浪费在停车场等人这件事情上,更没必要约着一起出发。

陈若虚说:“你来接姚远?”

商珂不知道陈若虚会一起他说:“对。”

陈若虚说:“那打扰了。”

商珂说:“打扰什么,还怕坐不下吗?”

陈若虚笑了说:“怕你寄错东西。”

姚远出来看到陈若虚和商珂站一起,眼神里有诧异,收敛神色走过去打招呼,她拿起手机看了下,漏掉了一条商珂发给她的信息。

陈若虚先坐上商珂的车,姚远落后几步没往前走,饭局多少会喝一点酒,回来还是得安排车,没必要挤一辆车,姚远和商珂说:“你们先走吧,我坐公司的车过去。”

陈若虚和商珂一辆车走,姚远坐公司的车过去。

波光科技常用商务宴请的餐厅不远,距离产业园酒店也很近,服务员按标准规格招待,非机关单位的招待都是红酒,陈若虚还是给姚远点了一扎玉米汁,姚远没动那扎玉米汁。

曾华问姚远怎么开始和陈若虚合作,姚远说:“我博士阶段研究课题图像处理在检测领域的应用,陈董找做工业检测设备的技术,候教授介绍我们认识,第一次见面在实验室,我当时觉得陈董还挺亲和,没让我做PPT汇报。”

这段往事颇有意思,曾华觉得姚远也亲和,做事说话不摆架子,不熟悉的领域很开放,容易沟通。

陈若虚说:“我的版本不是这样,姚远是我学妹,她新生入学那天我见过有印象,后来计算机超算模拟赛上又见过,我关注她挺长时间,一直在等合作的机会。”

这个版本姚远不知道,姚远看到过那几张照片,不知道陈若虚有关注过她,也不知道陈若虚为什么忽然提起来。

曾华又问后来怎么和商珂合作,姚远说:“商总和陈董接触得多一点。”

曾华说:“商总的版本呢?”

商珂看了眼姚远说:“差不多。”

陈若虚问商珂:“你最早怎么知道波光科技?”

商珂说:“峰会上见过,姚总说她要是进入电动滑板车行业就没有什么事了,印象比较深刻。”

姚远说:“给打了不少广告,他还不请我当代言人。”

大家笑了起来,曾华说:“商总我们合作多年,我知道他一直偏好小而美有创新能力的硬科技企业。”

陈若虚也看了一眼姚远说:“姚总带的波光科技有创新能力。”

姚远举杯敬陈若虚,商珂没说话。

第52章 捍卫立场 我愿意尽可能成全,让你坚定……

饭局快结束才说了几句正事, 曾华那边以私人名义入股,常规操作,波光科技这边没什么问题。

姚远去洗手间, 曾华接到一个电话去包厢外面的沿湖连廊接电话。

包厢里只有商珂和陈若虚, 从包厢落地窗看出去是一个荷花池,荷花池没有荷花,唯有冬日的寂静萧瑟, 沉默的时间有点长。

陈若虚说:“你投资波光科技是因为姚远, 退出无限制条件也是因为姚远。”

“不管我是因为什么都不影响波光科技上市。”陈若虚既然挑明商珂不能否认,算是间接默认。

出了餐厅, 曾华和陈若虚都住在湖西,他们俩先走。

姚远上了商珂的车, 商珂把车开出了停车场,晚上温度低, 商珂把空调温度打高一点。

晚上饭局商珂话不多, 脸上表情很淡,曾华爱聊, 天南海北地聊,陈若虚兴致也不错, 姚远间或接几句话。

在曾华说商珂偏好小而美那句话之后姚远也以倾听为主, 这和她的印象和判断不一致,不由多想了一点。

餐厅出来旁边就是商珂住的酒店, 商珂绕道送姚远,这段路两个人一起走过。

姚远主动开启话题说:“出发前没看到你的短信。”

商珂说:“顺路过来。”

姚远说:“哦。”

南江招金融行业的人很难, 行业流动的钱大部分公有,机关单位垄断了金融人才,他只好曲线救国面试了几个工科生进来做行业研究和数据分析, 面试完看时间差不多,给姚远发了一条信息,跟她说一起走,到了波光科技在停车场里等了会儿。

先等到了陈若虚,陈若虚就不是一个爱开玩笑的人,更不会管别人的私生活,偏偏调侃了他几句,商珂没说什么,陈若虚也不需要他说什么来作判断。

晚上吃饭的时候曾华聊深锐创投和波光科技怎么开始合作,姚远说他和陈若虚接触得多,他说差不多,他有他的版本,陈若虚在场,他没多说。

陈若虚很敏锐,已经把所有的事情都串联起来,只有两个人在场的时候问了那句话。

商珂以前不想把这些事情说明白,是还没走到这一步,生意上的事,涉及到内心深处的立场和选择不需要说出来,不说出来有回转余地和谈判空间,一旦说出来没达到目的就成了把柄,只有在一件事情上不需要谈判艺术,他会无条件支持。

陈若虚既然把事情挑明,他毫无疑问坚持捍卫自己的立场,他觉得现在就是最合适的时机。

商珂说:“姚远,深锐创投最初联系的是你,我也有我的版本,我需要告诉你。”

姚远看他:“我也有事情要问你。”

商珂说:“你问。”

姚远说:“你什么时候开始关注波光科技?”

商珂说:“五年前在北京,科技部联合A大的科技创新研讨会。”

姚远得到了答案,思绪飘远,那个创新研讨会姚远在东南亚出差没赶上,侯教授代为参加,商珂关注波光科技的时间远比姚远知道得长。她看过深锐创投投资的企业,小而美和规模化以上市为目标的企业都有,似乎不能说明什么。

商珂推荐的券商给姚远提供的上市路线规划基本保留了波光科技检测细分领域优势,上市后募集资金的使用方向也偏向细分领域的深入研发和创新,和她坚持的方向一致,姚远也当是巧合。

姚远以为陈若虚欣赏商珂,商珂也欣赏陈若虚,她草草对商珂作为投资人期待的是投资回报率这件事情下了结论,她的判断依然有她内心的偏见,并不真正了解商珂的立场和选择。

她只在很小的时间空间范围和商珂建立链接,体验快乐和放松,而没有去触摸商珂的精神世界,她的公私分明何尝不是一种自我封闭,对深厚的感情没有期待。

车窗外再一次略过产业园的标语:打造中国硅谷,建设美丽新城。

从夏天到冬天,这个场景重现,同一段路同一辆车。

姚远问:“你需要告诉我什么?”

上一次姚远以波光科技和深锐创投有可能合作拒绝了他。

商珂不准备再和姚远困在私事和公事的分界线里,他要分享的是彼此的全部,不仅仅是私人时间,也不是肤浅的快乐,而是灵魂的共振,人格的链接。

商珂说:“我投资波光科技是因为你,你想做的事也是我想做的事,用深锐创投的资本来扶持波光科技实现细分领域高精尖方向的突破,我的资金,你的情怀,在一个方向上,我知道你的理想和坚持,我愿意尽可能成全,让你坚定的做自己想做的事。”

这段话的每一个字都很清楚,姚远却花了一些时间去理解,甚至还有一些分神。

不由自主地想到了父母。

高中离家两公里,每次从学校出来姚父都已经推着电动车等在学校门口。

姚远坐上电动车,姚父让身后的姚远把头藏在他背后帽子里挡风,回到家姚远就能吃上沈老师做的香喷喷的饭菜,仔姜牛肉,椒盐鸭头。

姚远没有青春期叛逆,沈老师严厉,姚父温和,姚远想做的事情沈老师和姚父大多支持。

直到高中毕业填志愿,姚远选了计算机专业,沈老师黑着脸好几天没说话,沈老师希望以姚远的天赋选基础学科以后做科研,实在没必要选择过于实用的工科专业。

姚远很坚决,沈老师骂完姚远骂姚父,姚远这个名字取得不好,远离正道,小时候惯她拆家里电器不好,玩得没谱。

姚远一路读到博士准备创业,不仅沈老师不支持,姚父也不支持,说是创业不就是做生意,家里不需要她赚钱也不认可做生意的价值。

后来家里还是给了200万,支持了钱保留了态度,姚远犹豫很久没有用这笔钱,她只以技术入股波光科技占30%的股权,从股权开始失去了对波光科技的控制权。

波光科技在南江四年,沈老师也来过南江,知道姚远在做什么,沈老师不再发表评论,在姚远职业选择这件事上变得沉默,后退了一步。

理想很贵,做事情需要很多钱,成全太难,每个人都有自己立场。

她想过成全陈若虚的野心,真的走到那一步,她也会毫不犹豫地拿走股权对应的价值。

可是,这一刻她的心变得很柔软,她感觉到被信任被理解,也不由自主地选择信任他的支持和成全,能量场很自然的正向链接。

这段路走了千百次,从来没有像这一次一样希望时间停止,狭小温暖的空间,只有两个人,很近很近。

车子进入小区,停在楼下,商珂伸出右手,姚远伸出左手覆盖上去,手掌交握。

姚远说:“商珂,你为什么没有做实业?”

商珂说:“你慢慢会知道的。”

商珂很早就知道在实业领域这辈子都不可能有超过商董事长的成就,他不想接班,只能脱离实业。

放弃理工科也放弃了在纵深领域的深入,读金融是曲线救国,换个思路和角度,自己做不了的事支持别人做。

不过这个事情要是从商竣的角度来看,他觉得商珂天生就适合做金融。

高中的时候商珂花钱让商竣模仿他的字迹写试卷,一张试卷100块,商竣后来发现不对劲这钱本来就是他应得的。

商珂借了商竣历年存下来的钱,让叶道生开了股票账号,他也不买别的股票,就买安影医疗和安影医疗核心供应商的股票,安影医疗发展得很稳健,很快就找到低买高卖做波段的方法,核心供应商的股票他做长线。

借了商竣的钱买股票赚钱也没给他分红,这是商珂积累的第一桶金,有了这笔钱大学商珂能玩得就更多了,跟着李群飞出去看项目,有些项目看好,他追加投资,同时投资同学校友的一些项目,自己也在二级金融市场上赚快钱,财富积累得很快。

姚远说:“那为什么现在告诉我。”这个回答慢慢会知道,好像两个人还有很多时间,很多以后。

商珂说:“我现在告诉你这些是想让你知道,不管你做什么样的选择我都会支持你,也想和你开始一段长期发展的关系。”

商珂轻转手腕,手掌交握变成了十指相交,展现出了这个男人少有的强势的那一面。

车里昏暗,微弱的路灯光线闯进车窗,男人的轮廓视线若隐若现。

手心是温热的触觉,握得很紧,手指按压着他手背的青筋,车里温度有点高。

姚远试图抽出手,抽了一下没抽出来,她说:“有点热。”

商珂右手没动,伸左手侧身过来把暖空调关掉。

两个人凑近了些,男人的动作顿了顿,视线相对,有某种情绪蓄势待发,向四周蔓延。

姚远眼前视线一暗,男人的气息贴近,贴近的一瞬间,头发摩擦在大衣外套上,有细小的电流经过。

接着姚远的下巴被捏住,温热的唇,熟悉的味道,姚远伸手环住他的肩膀,心跳得厉害。

姚远的本能和情感脱离了身体,像一只小蝴蝶在翩翩起舞,飞得越来越远。

这个吻持续了一会儿,商珂退开一点说:“姚远,你想一想好吗?”

姚远从唇瓣麻到脚趾,她觉得不用再想。

她在心里说我愿意和你开始一段长期发展的关系。

窗户上又起了雾气,车里二氧化碳的浓度有点高,大脑分泌的多巴胺也有点多。

晚上只喝了一点酒却有点晕,整个人轻飘飘的没有着落点。

一靠近他身体的本能和激素就开始占领高地,他的身体太吸引她了,她想看见他,又不知道到底要怎么做。

她觉得自己不太清醒,所以她说的是:“好,我想一想。”

姚远下了车,商珂也从驾驶座那边绕过来。

冬日夜风很凉,商珂抱住姚远,姚远微微踮起脚尖,下巴放在商珂的肩胛骨位置,脸颊贴着商珂脖颈,能感觉到脉搏的跳动。

姚远的手穿进大衣环绕在一起,里面是一件很暖和柔软的羊绒毛衣。

商珂说:“你最近很忙吗?”

姚远说:“有点,项目出不了货,在车间写了几天代码。”

商珂说:“说好带你滑雪。”

姚远说:“再过一段时间吧,好吗?”

商珂放开姚远说:“上去吧,冷了,我出差几天。”

姚远也要出差她点点头说:“好。”

之前碰到过的邻居下车看到楼下站着的两个人,邻居感觉很眼熟,多瞧了两眼,正好和姚远视线对上,他这回说的是:“姚总,男朋友啊。”

姚远熟练转移话题:“刚下班啊?”

姚远到家后走到阳台去关窗户,看到商珂的车还在下面,她挥挥手,车子过一会儿走了。

第53章 解决不了的问题 应莲是陈若虚和姚远的……

姚远早上到公司先看X2y项目的厂内日报, 关键问题已经解决得差不多,剩下的问题打算发货到华达工厂后再说。

看到审计那边在催期权分配方案,陈若虚不用应莲, 应莲一步也没法走。

陈若虚上线troller软件平台, 仲海明从算法部调到事业部。

邵泽文的事陈若虚认为丁贺尧负主要责任,姚远不同意动丁贺尧,陈若虚调来许莉拆分了人事部。

应莲是陈若虚和姚远的第三次人事矛盾。

姚远要是退一步的话只能把应莲调到战略部来, 应莲过去多年在供应链的积累全部用不上, 姚远只能把这件事情进行搁置,这不是谈判艺术能解决的事情, 解决不了的事情到最后往往只能解决人。

姚远又在内部差旅平台上买了去东京的机票,做完手上的事情去车间。

去车间的路上碰到许莉, 许莉过来说:“女性项目经理我们也推了不少简历给事业部,都不是很合适, 商务部董岚刚好想转项目经理。”

这事还得从X2y项目厂内调试不顺利开始说起, 临近发货,项目经理不敢按期发项目计划给客户, 到了发货时间发不了,这计划一发出去就会引起客户强烈的负面反馈。

项目计划没发出去客户催计划, 董岚让项目经理蓝蔚回计划, 蓝蔚说没空,董岚说难道我也跟客户说没空吗, 蓝蔚说那是你的事,你自己想办法搞定客户, 董岚说客户要的是交货计划,交不出货是项目经理的问题,我怎么搞定客户。

董岚和蓝蔚心里都清楚在吵什么, 项目不顺利,谁去承担安抚客户情绪,承受客户压力的角色,谁都不想去干这些吃力不讨好的活。

事业部成立时间不久,在对中后台的指挥上还没建立一套高效合理的方式,部门之间有不少推脱扯皮,蓝蔚刚跟软件部吵完架,软件平台问题一大堆不肯来车间还捂嘴不让说,一说就说软件平台刚上问题总是难免,软件平台需要时间,项目哪有那么多时间。

软件部的人叫不动,其他部门也开始抱怨,项目经理调不动资源算什么项目经理,就是一个干协调沟通工作的传声筒,还得哄着人干活,设备问题一大堆给不出计划,给了也完成不了。

这边他一肚子火气,偏偏董岚撞上来,他说:“你一做商务的,不知道怎么搞定客户你问我,交货计划就是给不出来你催我也没用。”

商务部负责订单,项目部跟不上的时候,商务部就成了客户的情绪垃圾桶,项目经理不给客户回邮件,客户找商务部,董岚只好在公开邮件上让蓝蔚回。

蓝蔚看到那封邮件就说我们公司商务部能力太差了,除了做报价模版等着客户下订单还会做什么,董岚说商务部主要工作就是拿到订单,订单一拿到就由项目经理全权负责,现在是项目经理的能力太差导交付不出来当然由项目经理负责。

蓝蔚说:“我项目做得好,你就能拿到订单,那还需要商务部做什么。”

董岚说:“要么你去问问周洲,商务部做什么。”

说是商务部,其实是董岚带一个新人,做得是周洲商务助理的工作,给客户报价,商务谈判,拿到订单。

董岚的能量要是能带来上亿级别的项目不会在波光科技做商务助理,波光科技和SOLA的合作是平台对平台的业务,有些私人关系也掌握在高层管理的手里。

董岚有海外高等教育背景,上一份工作在一家上市公司的商务部,刚入职就被派驻到韩国对接韩国客户,她受不了天天在韩国吃泡菜,平台型业务商务部的工作自主决策空间很小,不需要创造力,新人进来很快能上手,她离职回国,刚好波光科技招人,她面试的是项目经理岗位,想转做运营。

公司当时急着招聘商务,董岚的形象气质好又有做商务的经验还是留学背景,就让人事劝董岚做商务岗,董岚来了公司答应先做商务,提了条件做满两年她可以内部转岗。

刚好项目部在招女性项目经理,董岚提出来要转运营岗,平台型业务商务部门没有纵深发展的空间,在这个行业她只能横向拓展范围。

周洲不知道董岚前面的故事问为什么,董岚说她现在的工作Vivian也能做,她想往平台型业务运营管理方向发展,周洲说非技术背景职业生涯发展就两个方向,开疆拓土做大销售,统筹全局做运营管理,不反对她转岗转换思路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让她把手上工作交接出来。

董岚把手上的报价工作模版化,设计了报价方案和流程,手把手带新人,又向周洲申请了一个名额,多招了一个商务,带着两个人把日常工作重新过一遍直到能独立报价谈判。

董岚的转岗申请发给周洲,周洲批了以后转发给人事。

许莉看到董岚的转岗申请,第一反应就是可以交差了,刚好看到姚远就把这个事情汇报给姚远。

姚远说:“知道了。”

姚远进了车间看到了董岚,整个车间里只有董岚一个女性,很显眼。

董岚调进了项目部蓝蔚带她,蓝蔚这边项目焦头烂额,董岚没有运营经验也不懂技术,他没好气说:“你一个外行非来干这个活干嘛?没苦硬吃?”

董岚不说话,就是站在旁边看蓝蔚在干什么,蓝蔚走到哪跟到哪里,晚上回去再把项目的需求,方案,交期,问题全部重新梳理,她自己梳理一遍再和现有版本比对,看两者细节差异。

过了几天蓝蔚很烦,让董岚去做跑腿的活,一会儿请人来开会,一会儿给客户写邮件催东西,都是些细枝末节的杂活。

两个人在不同部门的时候配合还算默契,董岚调过来之后,蓝蔚只觉得麻烦,连派杂活给她都嫌烦,觉得董岚的唯一作用就是花瓶,想通了之后就让董岚负责和客户沟通,蓝蔚让董岚把计划发给客户,董岚说这个计划发出去做不到怎么办。

蓝蔚懒得解释说:“让你发就发,哪那么多废话。”

董岚在商务部的时候让蓝蔚发计划,蓝蔚不肯发,董岚到项目部蓝蔚让她发计划,董岚更新了计划,还有很多技术问题,她更新的计划并不能保证时间,这些技术问题她看不懂,连工业部件名字和实物都对不上。

蓝蔚不肯带董岚,董岚靠自己的理解摸索怎么做项目运营进展很慢,进入一个死胡同,技术问题她不懂,不懂技术问题就做不了方案解决不了问题也运营不好项目。

她一个非技术背景从零开始的项目经理怎么才能在项目部立足,不仅立足还要发挥出自己的长处?她不知道,

现在项目部里的项目经理都是技术背景,讨论起技术问题的时候眼里有光,技术上的东西她肯定是干不过这些理工科背景的项目经理,有没有技术能力不行却很强的项目经理呢?她没找到模版,也没办法模仿。

仲海明看到姚远过来说:“算法问题基本上都解决了,软件平台小问题还是多,不影响使用,我们准备先发货。”

姚远说:“辛苦。”

仲海明说:“蓝蔚和我去华达现场,小磊留在厂内。”

姚远说:“董岚呢?”

仲海明没把董岚当成能用的人,姚远这样问,他想了一下说:“董岚去现场不太方便,就留在厂里吧。”

姚远说:“迟早要去现场。”

仲海明说:“也是。”

仲海明懂姚远的意思,不过仲海明自己没有管理女性工程师的经验,算法部门全男性,到了项目现场后,男工程师吃住抽烟都在一起,讨论问题都挤在酒店房间,突然多了个女项目经理多少有点别扭。

姚远也去现场,但姚远不一样,技术能力和身份地位在这里,已经强到忽略性别,大佬在现场能解决其他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得听她的,大家没意见。

董岚能做的活哪个男项目经理不能做,为什么要用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女性项目经理,仲海明觉得自己不算歧视女性,只不过人天生就有差异,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路。

这条路早就在出生的时候就定了一大半,涉及到出生的地区,性别,家庭,阶层,天赋,后天能改变的部分很少,董岚的背景在这个行业做商务就很合适,实在没必要浪费时间重新挤到一条不适合自己的赛道。

姚远说:“传感器问题没解决之前先把设备速度降下来。”

仲海明说:“我来安排。”

姚远出了车间回去收拾行李,一个电脑包,一个登机箱,司机送到上海机场。

到了东京过安检到出口就看到举着牌子的接机人,车开到RV总部,一家做工业部件传感器的公司。

这家公司全球销售额200亿,东京总部2000多人,净利率22%,对比SOLA Inc净利率24%,波光科技X2y项目净利率15%,华达工厂的净利率3%。

净利润率直接反应SOLA主导的消费电子产业链分工模式,SOLA有绝对优势地位收割产业链主要利益,美德日国家提供高精尖的工业部件和设备次之,国内工厂提供廉价劳动力的生产制造工厂人最多利益最少。

RV在全球有40多个国家200多个办事处,这是一家非常国际化的公司。

波光科技也曾经试图把工业检测标准设备产品推广向欧美海外,不满足欧标和美标要整改是小事。

实际上还是波光科技的产品在欧美市场产品关键指标竞争力不强,海外品牌的影响力几乎没有,这条路没走通。

波光科技的SOLA业务净利率15%维持不了多久,SOLA供应链随着国产化进程,会引入越来越多的供应商,为了抢到订单,一定会不停的退让利润形成内卷局面。特维智能早就看破了这些,他想在竞争不激烈的时候做高价格赚一笔。

陈若虚说姚远维持不住合理净利率的局面,这是事实,姚远无能为力,波光科技太弱小无力改变行业的游戏规则,特维智能的做法从生意上来说是最优解,姚远也知道,姚远的底线是她不率先破坏规则。

参观完RV的办公室和工厂,在RV的实验室里姚远和工程师一起讨论了目前在波光科技设备应用实际碰到的问题,RV那边在姚远到来之前就已经在实验室验证长短期的解决方案。

这家历经40年的公司对市场反馈需求的响应速度和灵敏度让姚远由衷地佩服。

姚远不经想到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不到3年,非常残酷的现实,到底什么样的民营企业能穿越长周期?

姚远又看了RV传感器的最新技术,山治说前期价格高,产量大到一个量级价格就可以降下去。

讨论完技术问题,到了晚上,山治请姚远去东京湾浜离宫南环海大道的餐厅,恰好东京湾有烟花大会。

餐厅在高层建筑里,临湖就几个位置,独占地利。

窗户外面是蜿蜒的东京湾,霓虹闪烁海风徐徐,城市和海洋交融的美景。

远处大桥如同一道绚丽的彩虹横跨海面,梦幻璀璨。

这个场景多少让姚远想起上一次在外滩吃饭的场景,她打开商珂的微信对话框。

对话框停留在商珂发的股改完税案例,审计和券商进入波光科技四个月在合规整改还没进行到这一步。

她早上收到这条信息还没来得及打开看,拍了张大桥烟花照片给商珂,又发了一条信息。

“在这边吃饭,想到你。”

第54章 东京湾烟花 背景是东京湾彩虹大桥,无……

商珂和叶道生下午在小川町的户外用品店, 前两年商珂和叶道生到东京出差顺路去了趟汤泽滑雪。

汤泽町附近的公寓很便宜,税费和维护费比房价高,叶道生想买了做公寓式酒店, 滑雪小镇主要是雪季的生意, 叶道生想弄商珂也不扫兴投了点钱,每年雪季要过来一趟。

商珂已经好几年没有去北美滑雪,肩上的责任变重, 追求极限刺激这件事情上变得谨慎。

路过小川町, 叶道生要下去买雪具,叶道生属于滑雪用具比滑雪次数多, 看到就要买。

商珂在店里坐着等他,他的正前方是一面雪镜墙, 视线滑过去停留在一副紫色渐变女士雪镜上。

他拿了这款雪镜,既然拿了雪镜干脆把其他的也配齐, 又在雪服和雪板那边转了一圈。

叶道生看他转到女士用品这边说:“姚远也来滑雪吗?”

商珂说:“不来。”

不来滑雪大老远买这些东西怎么带回国, 不会直接带人来玩吗,就这进度难怪在试用期, 叶道生无语:“痴线。”

商珂走到雪鞋前面,店员问他码数, 他不知道, 早上发给姚远的微信她一直没回估计在忙,他没打算再发一条问码数。

他报了大致的身高体重, 店员建议了个码数,商珂拿了两个连着的码数, 考虑到姚远没滑过雪选了中等偏软的硬度。

叶道生没想到商珂连雪鞋都拿,还不知道码数,雪鞋必须上脚试穿才行, 这玩意儿又笨重占地方。

出店门的时候,叶道生就拿了一块板子,商珂大包小包,叶道生还给他提了两袋,“你不是真打算带回国吧?”

把东西都放到后备箱,商珂看着一堆东西想了想说:“放这边吧。”

叶道生更无语了:“你在这自我感动呢。”

晚上叶道生定的地方,一家烧鸟店,只有熟客才能预约,叶道生请朋友帮忙才定到。

商珂对吃的没执念,除了不能吃辣,但对环境要求比较高,不能吵,不能有异味,更不能不干净。

到了地方,环境还不错,能看到东京湾夜景,距离住的酒店也不远。

这家店没有菜单,不说停就一直上菜,两个人尝试了店里的招牌提灯,稀熟的状态,口感鲜嫩软糯,还可以。

吃完饭商珂接到一个电话,让叶道生先坐车回去,他打算走回去。

韩星展给他打电话说他推荐的人还不错,做直播很有天赋,问他还有没有人推荐,商珂说:“你先把猎头的费用结算下。”

商珂什么身价,时间什么价值,韩星展老实说:“付不起。”

挂了电话沿着东京湾环湖大道走,风很大,灯柱上悬挂着2019 TOYKO MARATHON的旗帜沙沙作响,3月份即将迎来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

大朵大朵的烟花绽放在空中,灯火倒影在海湾里。

商珂掏出手机,看了几次微信,再一次点开那张风景照头像,跳出来一张照片,一条信息。

他把照片放大,这个拍摄视角和他所在位置的视角很接近。

商珂的视线掠过周围,隔着一条马路对面是一家寿司店,店门口街边有个表演行为艺术的铜像。

一群穿着正装拎着公文包的日本职员从店里走出来和铜像合影。

随后走出来一男一女,男士也是日本职员形象,女士穿着黑色长款大衣背着电脑包背对商珂,两个人亲切交谈,握手告别。

山治说要在中国投资一个配合传感器使用的第三方外包软件服务公司问姚远有没有兴趣。

姚远说:“国内已经有这样的团队了。”

波光科技已经用过这样的第三方软件服务,好用便宜,要是RV能官方放开接口,这样的第三方软件服务公司发展得很快,创始人团队原来就是传感器公司的研发,抓住了商机做了第三方软件服务。

中国人发现商机的能力,做事情的效率超出山治的想象,请姚远介绍,姚远说等他来中国。

期间姚远看了看时间,山治问她晚上还有安排吗,姚远说有事。

晚餐结束从餐厅出来后,和山治告别,东京湾夜色太美,姚远打算在街头走一走。

商珂站在原地没动,看着那个熟悉的身影,他点开微信拨出一个语音。

海风吹得灯柱上的旗帜沙沙作响,还有烟花爆炸的嘭嘭声,姚远走到转角避风处接听了电话:“喂,商珂。”

两个人隔着一条马路,中间没有人行道,商珂问:“姚远,在忙吗?”

似乎电话里也有风声和烟花声,姚远分不清那声音的来源,仰头看着大颗大颗的烟花在天空中绽放答非所问:“商珂,我这边在放烟花。”

商珂看着姚远拐到街角说:“我知道,我们什么时候见面?”

姚远只以为商珂在电话里听到了烟花的声音,她算了下行程说:“我大概还要一周回南江。”

这次来东京要去参加展会,除了传感器公司,还有其他供应商顺路一起拜访。

商珂说:“没关系,我们现在见面吧。”

姚远站在异国他乡的十字路口,这一带靠近游船码头,人流如织,路边两排樱花树缠绕着密密的小灯管,散发着幽幽蓝光,东京街头的蓝调时刻,她下意识的抬头往两边看了看,“现在?”

“现在。”商珂说,“你回头。”

姚远回过头,像是看见了一个奇迹,街对面身姿挺拔的男人也是黑色大衣,背景是东京湾彩虹大桥,无数的烟花,绽放在深蓝近黑的夜空。

直线距离没有人行道,隔着无数车流人流,遥遥相望。

过了几秒两个人都往最近的人行道走。

到了斑马线站在路的两边,刚好是红灯,红灯上有数字在倒数。

红灯变成了绿灯,姚远站在这边等商珂走过来,两个人嘴角不自觉地扬起。

走过人行道,商珂伸手抱住她,姚远的大衣上有帽子,帽子上有一圈蓬松的毛毛,那圈毛轻轻挠着商珂的脸和脖子,有点痒。

姚远没有垫脚,脸贴着他的锁骨位置,商珂怀抱很温暖,衣服上有喜欢的味道,忍不住深吸,路边上的行人很多,姚远很快松开手。

姚远仰着头看他笑:“好巧。”

商珂也轻轻笑了,太巧了,“你住在哪?”

姚远说:“浜离宫西面。”

商珂说了一个酒店名字,姚远说在那个酒店旁边的酒店,两个酒店在一个广场里,同属一个集团,共享餐厅和酒店内部公共设施。

从主干道拐到小街穿过居民区可以快速回酒店,小街上有不少各式各样的小店。

有一家店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姚远抬头看招牌说:“在卖什么?”

商珂说:“炸物。”

姚远说:“你想吃吗?”

商珂没说什么,自动站到队伍里排队,商珂握住姚远的手,“冷吗?”

姚远说:“不冷。”

队伍虽然长但速度挺快,一家很小的店面,夫妻两个人,一个人炸,一个人收银,看得出来不少附近的居民来买,店主和排队买东西的人很熟悉,排在姚远前面的中年人,店主没问他要什么就给他拿好了东西。

姚远在后面看有什么炸物,日语里有几个中文单词,其他全靠猜,轮到她连猜带蒙选了两个,问商珂选什么,商珂其实没想吃,看姚远想尝试,另指了两个。

冬日的街头,热气腾腾的炸物店,暖和的食物,不少人就站在街边吃。

姚远拿出来一根咬了一口奶香味很浓,里面是奶酪,外面酥脆,甜口,甜度适中。

吃完一根奶酪,又吃一个土豆饼,感觉很满足。

商珂把手里的袋子递给姚远说:“还要再试试这两个吗?”他点的是可乐饼和鱼饼。

姚远说:“那我尝一口。”尝了一口递给商珂,他把剩下的吃完。

商珂说:“明天带你去滑雪好吗?”

姚远想了想接下来的行程,怎么把行程安排错开,忽然她意识到自己直接排除了拒绝这个选项。

正常情况下她不会为了私人邀约更改行程,可是她的第一反应已经给出了选择。

有一点脱轨,这是她为数不多没有按照标准行程安排时间的时候,感觉还不错。

她说:“去哪里滑雪?”

商珂说:“新泻,东京过去新干线一个多小时。”新干线比开车过去快,可以让司机先出发把雪具送过去。

姚远知道新泻,川端康成笔下的雪国,南方人对冰天雪地有一种很天然的向往。

一个多小时车程早上去晚上就能回来,她能空出一个工作日来。

姚远说:“我没有滑雪用具。”

商珂笑了:“我今天买了。”他没想到会在这里碰到姚远,看到那副紫色雪镜的时候想象了一下姚远戴着的样子,他觉得很适合她,这一买就买齐了,买齐了滑雪用具,碰到了姚远,一切都是刚刚好。

姚远有点诧异说:“你…… ”

商珂没让姚远说下去:“凑巧。”他现在充满了信心,雪鞋选的那两个码数会有适合姚远的码数。

早上约好了在一个餐厅用餐,姚远吃了龙虾蛋卷,抹茶煎饼,加一份沙拉,商珂吃了一份沙拉喝了一杯咖啡,观察到姚远不挑食,吃得不少,吃饭速度快,姚远身形偏纤细,他想可能大脑深度开发使用需要大量补充能量。

姚远看商珂吃得不多说:“不合胃口吗?”

商珂说:“保持体脂率。”

姚远:“……”

吃完早饭姚远上去收拾行李,想了想还是把电脑包背上,出发前把所有的未读信息和邮件扫了一遍,把一些重要紧急的流程顺手处理掉。

天气很好,艳阳高照,从东京站坐新干线到新泻汤泽站,一个多小时的路程。

经过一片长长的隧道,隧道那头是10度的艳阳天,过了隧道大地白茫茫一片。

此时的汤泽已连下了两天大雪,积雪有50cm。

从现代化建筑群的大都市到了群山起伏,积雪遍地的雪国。

汤泽车站内有个清酒博物馆,商珂用1000日元换了10枚金币和两只试饮用小酒杯:“想喝什么?”

姚远接过小酒杯说:“度数高吗?”

商珂说:“不会太高,十几度。”

姚远说:“清爽一点,甜一点。”

商珂在机器上选了甜味和清爽口感,机器推荐了久保田,在酒区无数品牌中找到久保田,铭牌上显示酒精度数11度,姚远投币后把杯子放到自助机接了一杯,倒酒的过程看着非常解压,酒很好喝,清冽爽口,姚远喝完了一杯。

又随机选了两种,味道都还不错,姚远喝了三杯,博物馆的暖气很足,从头暖到脚,她把大衣脱下来拿在手上,继续往前走。

商珂顿住脚步眼里带着笑意,接过姚远手里的大衣,走到姚远对面,姚远也停下来仰头看他:“怎么?”

商珂把手背贴在她脸上,姚远感觉到手背有点凉,商珂说:“脸有点红,喝醉了吗?”

很小的杯子,这么低的度数,她不可能喝醉,姚远摸摸发热的耳后根,她喝酒容易上脸,故意逗他玩,“嗯,喝醉了,怎么办?”

商珂脸上的笑意加深,“今天晚上住在这。”

姚远看着他的眼睛,眼眸里流淌着一泓秋水,温柔的水波丰盈得快要溢出来,姚远被撩得目光一颤说:“走吧,滑雪。”

第55章 太堕落了 她不可能为了男人的肌肉更改……

出了汤泽站, 整个小镇特别安静,工作日镇上游客不多,车也很少, 雪很厚。

全世界只有簌簌而下的雪花, 静谧而美好。

沿着主干道进入小镇,两边是餐厅,酒店, 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脉上都覆盖着厚厚的白雪。

路边身披银装的樱花树, 一株株耸立在雪地上,像两排哨兵。

姚远视线扫过樱花树上的积雪, 起了一点捉弄人的心思,走到樱花树下, 喊了一声:“商珂。”

商珂在找司机和车,听到姚远喊他回过头来, 这个画面, 眼里闪过一丝惊艳。

纯白冰雪世界,樱花树下, 小雪簌簌,树上的落雪被风吹落在她的发梢眉眼。

姚远没动, 他就走过去。

姚远等商珂走近, 伸手飞快得摇了摇樱花树,商珂没防备树上的雪落了满脸满身, 如梦初醒,姚远边笑边跑。

商珂捏了一个雪球去追姚远。

没跑几步就被商珂抓住帽子, 姚远拽了一把帽子,商珂没敢用力松手了,姚远往前一冲摔到路边的积雪里, 积雪很厚很软,她干脆戴上帽子仰躺在积雪里,躺出了一个大字坑。

商珂伸出手,姚远摇摇头不肯起来,商珂的脸慢慢靠近,头发上带着雪花,眼睛很亮,嘴唇很软。

姚远闭上眼睛,过了半天什么也没发生,她睁开眼睛,商珂带着笑意低头看她:“起来吧,太冷了,你刚喝完酒。”

姚远站起来拍掉身上的雪,衣领胸口不少地方有点湿,“我们去哪换衣服?”

路边开过来一辆车停下,司机下车打开车门,两个人上了车,商珂和司机说:“停在前面酒店。”

转头和姚远说:“开个房间换衣服放东西。”

姚远抬眼望去,一座日式酒店白墙青瓦,木质结构,高挑飞檐,院子里种着罗汉松,她说:“好。”

商珂把雪具除了板子都拿出来,拎到酒店大厅,小镇上的酒店大部分是温泉酒店,小镇三大特色,温泉,滑雪,清酒。

很有年代感的酒店,房间还得拿着钥匙开门。

房间在二楼转角靠着山,中间隔着一条小溪流,雪落千山,颇有坐看青竹变琼枝的意境,太美了。

阳台处台阶走下去有露天的私汤,靠着溪流,冒着热气,泡温泉的时候伸手可以接到雪花。

商珂把东西放到房间,姚远进了房间打开,东西太齐全了,速干衣,羽绒马甲,雪服,雪袜,护脸,手套都是她码数。

在房间里换好衣服出来,商珂也换好了衣服,雪镜架在头上。

姚远看看他的衣服,又看看自己的衣服。

她是紫色雪镜蓝色雪服,他相反,紫色雪服蓝色雪镜。

姚远笑了:“这也是凑巧?”

商珂抿唇笑不语,让她试试雪鞋,她选了其中一双,弯下腰研究怎么穿,商珂已经蹲下去把卡扣都打开,拉开鞋舌示意姚远伸脚。

姚远穿进去,商珂把卡扣系上调整了松紧:“走走试试。”

姚远站起来走了两步,脚趾微微碰到前面,包裹性很好,有支撑感,不紧绷,“正好。”

去雪场还有一段路,初学者穿着走一长段路不习惯,姚远换下雪鞋。

坐车到雪场,换上雪鞋戴上雪镜,穿上板子。

上缆车到中段大平坡,商珂示范了基础动作,姚远学得很快。

除了一开始没找准重心,身体往后倒摔了一次,找到重心之后,半犁式也能滑得飞快。

中间滑脱了几次雪板,商珂心想失策,姚远学得太快了,鞋子的硬度不够。

商珂问工作人员借了工具,给姚远紧了一次雪板,再坐缆车到山顶,商珂带姚远滑平坡,姚远说想滑林间道。

从大平坡穿梭到树林山坡,很厚的粉雪,滑道在树林里蜿蜒曲折,姚远到底是新手滑起来有点费劲,东倒西歪,速度慢了不少。

商珂伸出手要拉姚远,姚远笑了:“你把我背下去好了。”

商珂说:“也行。”

到了一个大陡坡,姚远不太敢转弯,商珂说:“要么我们换条路线。”

姚远摇摇头:“我A字慢慢下去。”

下了陡坡,进入树林,左边是高山,右边是覆盖着大雪的杉树,枝桠伸向苍穹,遮盖日光。

偶尔才碰到其他滑雪人,姚远专心地滑,商珂在边上陪滑,能听见雪花飘落的声音和滑过雪道的嗖嗖声。

雪花降落时快时慢,在山腰处还是大雪纷纷,滑出密林到了视线开阔的地方,天空放晴。

视线往下有一个开阔的大缓坡,两边无数的杉木,不远处是千代湖*,蓝天白云倒映在碧绿的湖水中,再远处是远山青黛。

姚远用手笼住嘴大喊:“太好看了!”

商珂忽然笑起来回头喊了声:“姚远。”然后侧身往姚远方向走过来。

那笑容有点坏,总觉得别有深意,姚远开始警惕,感觉早上弄他一身雪的事没完,观察他的动作,随时准备滑走。

不过商珂说的是:“一会儿从这个坡滑下去到千代湖,重心低一点,加大立刃幅度,外侧腿给雪板施压。”

姚远低头看雪板,边听边想,试着立刃感受外侧腿的用力方式。

没注意到商珂边走边扔掉手杖,摘掉手套,扔掉滑雪镜,摘掉护脸。

姚远说:“滑得时候我感觉不出来是不是外侧腿用力。”

商珂没说话,姚远一抬头就看到了他的喉结,气息贴近,余光又注意到地上掉落的装备,“脱装备干嘛?”

商珂伸手扶住姚远的后脑勺摘掉她的滑雪镜低头说:“亲亲你。”

姚远的视线对上他的,那一秒眼神迷离触碰带着火花,商珂已经低下头来,细细密密地亲吻她。

温热的唇掠过她的唇角唇珠,清酒的香味缠绕在呼吸里。

她没反应过来,男人捏住她的下巴,迫使她张开嘴。

呼吸开始变得滚烫急促,刚摘掉滑雪镜眼睛还在适应自然光线,男人的眼睛是深蓝色的,比千代湖倒影的蓝天还要蓝。

商珂吻得很深,吮着她的舌尖。

她仰着头,舌根发酸,强势的侵略感让血液在倒流,忍不住喘息,站不住,身体往下滑。

刚滑了几个小时的雪,动作学得快,力量的精细控制做得不好,腿很酸。

她分神想了一下,扔掉手里的雪仗,攀上他的肩膀,偏偏是并指的手套,不好着力。

商珂察觉到姚远的动作空出一只手摘掉她的手套,把她揉进怀里靠紧自己。

四周安静到可以听到接吻的声音,滑雪服摩擦的声音,树枝上的积雪掉落的声音。

她半靠着商珂,呼吸急促,热得冒汗,只好推开商珂。

姚远摸了摸有点肿的嘴唇。

她很喜欢他的吻,不单单是吻,她还想做点别的,保持体脂率的肌肉她想摸摸。

她的大脑自动打开了那张行程表,看了几秒,又合上,这也太堕落了,她不可能为了男人的肌肉更改两次行程。

堕落的快乐可真让人上瘾,她低头捡装备转移注意力。

忽然滑过来一个穿橙色雪服的单板滑手,路过两个人的时候,重心压得很低,手扶着坡面,呲了一道雪墙。